率先突破填补空白!
3月19日,我国第一口位于海底的二氧化碳封存回注井正式开钻,这标志着我国初步形成了海上二氧化碳注入、封存和监测的全套钻完井技术和装备体系,填补了我国海上二氧化碳封存技术的空白。
今后这口封存回注井不仅仅可以封存海上平台开采油气时产生的二氧化碳,还可以帮助封存沿海一些高排放企业生产中产生的二氧化碳,帮助粤港澳大湾区实现绿色低碳发展。
中科大科研人员提出新型技术路线
释放全固态锂电池潜力
电池技术是新能源车、储能等“双碳”技术的核心之一。全固态锂电池由于采用了不可燃的无机固态电解质替代有机液态电解质,相比较商业化锂离子电池,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和更大的能量密度提升空间,因此成为下一代锂电池的研究焦点。
据介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马骋教授课题组采用非常规的材料设计思路,选择氯化物构筑了一种全固态锂电池的新型正极材料——氯化钛锂。研究成果表明,以氯化钛锂为代表的氯化物正极材料,是全固态锂电池中非常有前途的正极“候选者”,能够进一步释放全固态电池在能量密度方面的潜力。
我国科学家研发出可穿戴人工喉
一枚硬币大小的石墨烯片,贴在颈部靠近喉咙处,就能帮助发音障碍者获得新“声”。近日,清华大学集成电路学院任天令教授及合作团队在智能语音交互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其研发的可穿戴人工喉可以感知喉部发声相关信号,并通过人工智能模型将其识别和合成为语音,还原准确率超过90%。
任天令介绍,该人工喉还有很大的优化和拓展空间,例如提高声音的质量和音量,增加语音的多样性和表情,以及结合其他生理信号和环境信息实现更自然和智能的语音交互。研究团队希望通过进一步的研究和合作,让人工喉造福更多的声音障碍者和语音交互的用户。
每天仅注射两次且可自我调节
智能纳米技术按需输送胰岛素
图片来源:Towfiqu Barbhuiya
据发表在新一期《先进材料》杂志上的一项临床前研究,澳大利亚科学家设计了一种高级人工胰腺系统,仅在身体真正需要时才精确而巧妙地释放胰岛素,从而使血糖控制更加可靠。
莫纳什大学领导的多学科联合团队此次开发了一种新的“人工胰腺系统”,其使用植物糖原纳米颗粒,被称为“纳米糖平台”,因为它们由葡萄糖制成,可根据血液中的葡萄糖水平输送和释放胰岛素。患者一般每12小时只需要注射一针,并可进行自我调节。